|

产业江岛丨2025年江苏省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江苏省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顺利召开

2025-10-19

10月17日,由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与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深圳国能宸泰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支持的“2025年江苏省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江苏省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南京江心洲生态岛科创中心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融合创新破局 共赢绿色未来”为主题,汇聚政企研多方力量,来自全省发电集团、电力设计、产业链装备制造、施工单位、服务机构的代表围绕产业现状、136号文落地影响、海上光伏技术突破等核心议题进行深入研讨,为江苏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江苏省能源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汤和银,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秘书长施新春,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裁李浴辰出席活动并致辞。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高级专家、原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公司巡视员沈国民主持会议。

 

光伏,成为江苏绿电供给主力军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江苏省新增光伏装机2207.4千瓦,位居全国第一,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到8372.1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二,其中分布式光伏以5945.7万千瓦的装机量持续领跑全国。光伏发电量同步实现跨越式增长,上半年达到441.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65.5%。

 

江苏省能源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汤和银在致辞中指出,光伏已成为江苏能源保供的重要力量、绿电供给的主力军、拉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引擎。他表示,绿色低碳转型是时代的潮流,要坚定信心,推动新能源发展再上新的台阶。“十五五”期间,江苏将坚持“海陆并举”,推进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建设,同步深化分布式光伏布局。

 

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有限公司能源发展业务部主任、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双碳”专业委员会主任林江刚在《江苏省光伏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中系统梳理了全省光伏产业发展情况及相关政策。面向“十五五”,他建议企业聚焦三大方向:优化投资布局适配区域资源禀赋、提升绿电交易能力应对市场改革、加快技术升级抢占行业制高点。

 

针对136号文引发的市场变革,江苏省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交易部专责樊天荣在《江苏省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现状和展望》中分析,该政策的实施将使得省内电能量市场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中长期与现货交易价差进一步拉大。新能源企业需要重点关注中长期和现货市场的电价走势和比价关系,新能源的市场交易能力将成为新能源企业间收益差异的主要因素。

海上光伏,开启“蓝色能源”新赛道

当前,江苏正全力推进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建设——全省已规划布局60个海上光伏项目,总规模达27.25GW;并明确到2027年累计并网海上光伏规模突破10GW。

 

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崔琳副主任在《海上光伏产业分析及前景展望》中指出,固定式海上光伏已通过核电站温排水区、潮光互补等形式实现百万千瓦规模以上应用,漂浮式海上光伏还存在重要关键技术挑战。国内目前最大规模示范项目不超过500kW,远低于国际5MW级示范应用水平。海洋环境下系统能效与安全性、关键部件可靠性急待提升,相关测试能力与后期运行维护手段不足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裁李浴辰表示,隆基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持续追求技术突破、性能优化以及海上场景的深度需求匹配。新发布的Hi-MO9升级版组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4.8%、峰值功率670W,盐雾性能、抗PID能力显著提升,可推动海上光伏系统初始投资实现每瓦1至2毛的阶梯式下降,总造价降低约3%,为海上光伏严苛场景下的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会上,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区部产品解决方案负责人王少博以《BC高效组件技术助力光伏发电“由陆转海”》为题,详细介绍了BC技术在海上场景的应用优势,及隆基在海南三亚、浙江台州、山东烟台等地的实证案例。

 

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运营总部跟踪支架解决方案CTO、新能源战略技术研发顾问陈昌宏解析了《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跟踪系统》,支架技术创新正驱动着跟踪系统向着更安全、更可靠、更经济的方向演进,为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的更高收益保驾护航。

 

中集集团深圳国能宸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林斌先生带来的《海上光伏腐蚀防护关键技术与现场验证研究》中体现了创新技术应用为复杂场景的光伏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此外,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电气专家、资深项目经理陈琦、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朱晨、中铁大桥局集团新能源分公司高级工程师黄义红围绕《新政策背景下光伏项目业态分析及咨询设计展望》、《高效BC组件滩涂工况发电特性实证报告》、《海上光伏项目建设方案及施工技术》等实操话题,分享了前沿成果与实践经验。

 

 

下午由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带领参观“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科创中心”展厅,详实介绍科技岛低碳环保技术和全岛产业规划、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等各项应用。

2025江苏省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由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光伏专委会主任易云露主持,江苏省工信厅新能源产业处副处长胡锦恒、三级主任科员王志刚出席会议。

 

江苏南京生态科技岛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局局长朱延琴带来《南京生态科技岛投资发展环境推介》,为产业落地提供优质区域选择。

 

协合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电力市场营销总监兼电力市场营销部总经理杨琦以《新能源入市的机遇和挑战》为题,剖析了市场环境变化下的产业应对策略。

随后,来自国家能源集团、大唐、华能、隆基绿能、中信博、苏美达、百佳年代、协鑫、江苏林洋、中环新能源、中节能、领储宇能等23家企业代表,围绕企业经营现状、存在问题、海上光伏发展思路以及近期发布的136号文现货市场交易机制下的发展策略、行业痛点等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氛围活跃,碰撞出诸多有价值的合作思路与发展建议。

本次大会的召开,恰逢江苏136号文实施细则发布与海上光伏提速的关键节点,为“政、产、学、研、用”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平台,提振行业发展信心,有利于政府部门精准施策,助力我省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秘书长施新春在会上倡议,产业链应坚持创新驱动、深化协同融合、坚守质量安全底线,迈向绿色化、集群化、高端化。作为江苏省新型电力装备集群发展促进组织和江苏省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促进组织,协会将始终履行“政府智囊团、产业观测台、行业织网器、会员代言人”职责,持续搭建好政企沟通的桥梁,全力助推江苏光伏产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绿色转型中再创辉煌。

 

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产业背景

全岛以“生态”作为发展底色,秉持ESG发展理念,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优美画卷。同时,也形成了以生态环保、人工智能+、文商旅体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① 人工智能+:驱动智慧城市新引擎

“生态科技城、低碳智慧岛”为发展理念,聚焦智慧城市、低空经济、智慧交通、金融科技赛道。

A1+智慧城市:生态科技岛拥有先进的智慧园区、无人配送、无人清洁、无人安防等先进系统,先后落户讯飞、腾讯、星环等头部企业。

AI+低空经济:生态科技岛全力布局低空经济产业链。累计引育低空飞行、低空保障、低空服务全产业链企业30余家,中电信无人科技,中国电信低空经济产业联盟、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苏交科腾云智能等先后落地。

AI+智慧交通:生态科技岛作为国内外首个自动驾驶开放式应用场景示范区,成功打造南京新型公交都市先导区。无人小巴、无人出租车、无人物流车常态化运行,逐步形成以智慧出行、智慧路侧设备、数据服务为核心的产业生态。

A1+金融:生态科技岛共享河西金融集聚区生态,以华泰证券龙头带动基金、租赁、保理、资管等新兴金融机构集聚。

② 生态环保:构筑可持续发展基底

生态科技岛着力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和高科技环保产业集群。国际永续中心、低碳产业园、省环保集团科技创新基地等优质载体相继亮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新能源科技、华电科工、江苏省环保集团总部、国华(江苏)新能源、省环境资源、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等40余家企业先后入驻。

③ 文商旅体:新型消费场景涌现

江豚音乐节、南京半马等品牌赛事引爆人气,网红景点成群,岛居消费新场景持续涌现。

④ 国际合作:互动交流再深化

昂国集团中国区总部、新加坡创土锋、新中文化教育交流中心等多个新加坡合作项目落地,新加坡特许会计师协会(ISCA)中国首个代表处、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江苏代表处等平台和机构的设立,促进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这类高规格的产业论坛在岛上举办,正是源于全岛始终聚焦生态环保产业所打下的坚实基础。在这里,坚实的产业基础与前沿的学术智慧相互交汇,将为这片热土注入新的澎湃动力,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